發(fā)布時間:2023-04-17 13:21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shù):
惠山泥人
在太湖之濱,有一處數(shù)百年來連綿不斷,代代相傳的泥人產地---無錫的惠山。
惠山位于無錫市西郊,山腳下的泥土非同尋常,宋代大詩人蘇軾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詠。這里土質細膩,粘度較高,可塑性強,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
惠山泥人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鄉(xiāng)民便在農閑時就地取材,捏些小玩意出售給朝山進香的香客。以后做泥人的越來越多,惠山一帶呈現(xiàn)出“家家善彩塑,戶戶做泥人”的興旺景象。
惠山泥人以繪、塑結合,浪漫夸張的手法造型,以各種鮮明的色彩,再用流暢的線條精心勾勒。它構思巧妙,造型生動,色彩明塊,惹人喜愛。
大阿福是勤勞、善良、忠厚、幸福、樂于助人的象征
惠山泥人品種頗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傳統(tǒng)泥人,包括印坯泥人和手捏泥人;二是石膏制品,包括石膏工藝品、彩塑玩具等。
清代,惠山泥人由鄉(xiāng)民的農閑副業(yè)發(fā)展為作坊式的專業(yè)化生產。惠山前的五里長街上開設了數(shù)十家泥人店,泥人作坊有兩百多家,形成一條有名氣的“泥人街”。泥塑技藝也在競爭之中日漸精進,形成了造型簡練、神形兼?zhèn)?、色彩鮮艷,獨特雅致的藝術風格。
如今,惠山泥人更是千姿百態(tài),飛禽、走獸、人物、魚蟲應有盡有,栩栩如生,逗人喜愛。而最有名氣,最具代表性的當推“大阿福”。“大阿福”體態(tài)飽滿,憨態(tài)可掬,懷抱異獸,赤足盤膝,給人一種健康、美好、幸福的感受。
宜興紫砂壺
宜興產陶歷史悠久,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著名陶器產地之一,產品品質優(yōu)異,尤以宜興紫砂陶名聞中外。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者,相傳是明代宜興金砂寺一個寺僧,他選宜興本山的紫砂細泥,捏成圓形坯胎,加上嘴、柄、蓋,在窯中燒成。任提督學政的吳山是宜興人,他在明朝正德年間(1504—1521)讀書于金砂寺,家僮供春(龔春)巧仿老僧手藝,學會了制壺技術,模仿老銀杏樹癭,制成“樹癭”壺,稱為“供春壺”。有一把失蓋的樹癭壺現(xiàn)存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供春唯一的傳器,有人疑為贗品,但造型也很精致。供春以后的制壺大師有明萬歷的董翰、趙梁、元暢、時朋四名家。后有時大彬、李仲芳、徐支泉等三大妙手。清代有陳鳴遠、楊彭年、楊鳳年兄妹和邵大亨、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等。近代有顧景洲、朱可心、蔣蓉等人,青年藝人更是人才輩出。紫砂壺造型和泥色遠勝前代。顧景洲所作的提壁壺和漢云壺,系出國禮品。
名手所作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潔,成為藝術欣賞品。真是“一壺重不數(shù)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古人作品傳世者極少,今人作品中極品也較少見,其名貴可想而知。市上所見紫砂壺,都用模具制作,泥質較粗,藝術水平不能與名手作品相比,但用作泡茶仍不失紫砂壺的特點一一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能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茶葉原有的色香味,可供日常應用。
陽山水蜜桃
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產于中國著名桃鄉(xiāng)江蘇無錫市陽山鎮(zhèn),以其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而馳名中外。 水蜜桃的品種很多,其中以早熟的『雨花露』、中熟的『白鳳』、晚熟的『白花』和甜度最高的湖景桃水蜜桃為最佳。不僅色、香、味具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是暢銷港、澳及海外的無錫特產。
陽山水蜜桃產地陽山鎮(zhèn),地處江南水鄉(xiāng),南臨美麗的太湖,北靠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jīng)濟發(fā)達,環(huán)境優(yōu)美,水陸交通便捷,旅游資源豐富。
境內景色秀麗,有獅子山、長腰山、大陽山、小陽山4座山丘,因周朝封姬安陽侯于此而統(tǒng)稱安陽山。這拔地而起的小丘,猶如鑲嵌在水網(wǎng)湖域的綠色明珠,水山相映,風光旖旎。安陽山為華東地區(qū)唯一的火巖層山,產生于白堊紀時期。大陽山山峰突兀,斷巖峭壁,曾被明太祖贊為"八面威風"。山間有朝陽洞、清水洞、文筆峰等一批洞天福地。山頂有古代火山噴發(fā)口。尤以公元1246年東渡扶桑創(chuàng)建日本建長寺的一代宗師大覺禪師之碑而聞名于海內外宗教界。修復的朝陽寺,愈加異彩奪目,光照千秋。小陽山底矮小巧,窈窕俊秀;獅子山林茂花繁,嫵媚動人;長腰山形如臥牛。陽春三月,6000畝桃花漫山遍野,競相怒放,爭奇斗艷,絢麗多姿,把古老的陽山點綴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五月下旬,早桃上市,直到九月中下旬收市。桃熟時節(jié),碩果累累,乍點紅唇,色麗香溢,人稱"江南一絕"。
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和火山地質條件,使陽山水蜜桃較其它水蜜桃果形大、色澤美,香氣濃郁、汁多味甜而此著名于世!
大浮楊梅
大浮楊梅產于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
江南是楊梅的發(fā)源地,古時稱楊梅為“吳越佳果”。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成果有止渴開胃、益氣生津等功效。無錫人還喜食“酒浸楊梅”。以楊梅浸酒,兌少量紅糖,可去濕、止瀉、消暑、御寒。
無錫醬排骨
無錫醬排骨,俗稱“無錫肉骨頭”,與惠山泥人、清水油面筋列為無錫三大名產。其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余年歷史,享譽海內外。 一九八二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在無錫拍攝了醬排骨的燒制銷售情況。
相傳八百年前,濟公來到無錫南禪寺。濟公愛吃狗肉,白天他瘋瘋顛顛,外出云游,晚上寄宿在寺院的大殿上,每天總要帶些狗肉回來,放進香爐中煨。香灰熾熱,一夜過來,肉香四溢,惹得小和尚饞涎欲滴。以后,小和尚如法炮制,無狗肉,就弄些豬肉煨吃。天長日久,佛門中煨肉的方法便流傳下來。
清朝光緒元年(1875),無錫只有北門外三里橋,南門外的南長街、清名橋、伯瀆港一帶是熱鬧地區(qū)。當時,南長街有家莫興盛酒飯菜館,是莫佩齋所開。該店有3種著名佳肴:同腸、紅燒雞和醬汁肉。莫佩齋為了充分利用做醬汁肉多下的排骨,就同廚師研究新的燒法,把排骨(無錫人稱之為肉骨頭)單獨加放調味,煮燜成酥,專供顧客下酒。顧客一經(jīng)嘗試,覺得美味可口,于是相互轉告,宣揚開來,就有了“肉骨頭”的專門名稱。后有魏祥泰肉店、王裕興肉店、三鳳橋慎余肉莊等因賣排骨而業(yè)務日益發(fā)達,顧客盈門,成了無錫縣城中負有名氣的肉店。
無錫肉骨頭之所以盛名,離不開它獨特講究的燒制方法。過去,無錫地區(qū)各肉店燒制肉骨頭的方法有兩種,被稱為“北派”、“南派”。“北派”用木接口,寬湯燒煮,俗稱“氽湯熟肉”,用菱粉收湯;“南派”則用籠圈鍋墊,緊湯燒煮。
1925年,慎余肉莊老板王云清聘請“北派”“南派”廚師通力合作,研究燒煮技術,兼取兩派之長,改革了肉骨頭燒制辦法,燒制出來的肉骨頭質量又有了提高。
1930年,三鳳橋肉莊的王阿林繼承傳統(tǒng)并加以研究,他選料精細,掌握燒制火力和時間,使肉骨頭燒得恰到好處。通過這樣的精心制作而成的醬排骨色澤醬紅,油潤光亮,香溢味濃,骨酥肉爛,鮮美可口,熱吃冷餐皆宜,隨無錫輕紡工業(yè)發(fā)展及風景區(qū)的開辟,至無錫經(jīng)商、旅游的人逐年增加,無錫醬排骨的名氣和銷路日益擴大,因此,經(jīng)營醬排骨的熟肉店不斷增加,1934年,無錫城內的熟肉店已達29家。
現(xiàn)在,無錫醬排骨名揚四海,成為宴會上的佳肴。許多回國觀光或游覽的港澳同胞和外國友人也喜愛攜帶無錫醬排骨,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
清水油面筋
無錫油面筋歷史悠久,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性脆,是無錫的一大特產。
無錫人向來喜愛到寺廟吃素齋。清乾隆中期,無錫寺廟僧人將生麩油炸后入菜,其時,所制油面筋起鍋就癟。后來,有個叫錫大的飯館店主,用生麩經(jīng)鹽水浸泡油炸成清水油面筋。至乾隆末期,清水油面筋制作工藝逐漸定型。咸豐年問,北門外出現(xiàn)第一家專營油面筋的馬成茂面筋店,并在店外掛“無錫名產”大字招牌,還寫文章在上海報紙介紹,面筋聲譽日增。
清末民初,生麩原料充裕,加上各地到錫參加香汛和旅游者日多,無錫清水面筋遂傳各地。1937年,全城油面筋前店后坊和商販200余家,年產油面筋6.5萬公斤。此后,由于紡織工業(yè)受限制較多和部分生麩用作味精生產,油面筋生產萎靡不振。
為扶植地方名產,市政府統(tǒng)一油面筋的規(guī)格、價格,將以串、簍計價改為以重量計價。目前,無錫已有用機械生產油面筋的國有和集體工廠,并且有一大批生產油面筋的個體戶,油面筋年產量已達100萬公斤以上。
太湖三白
太湖白魚
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jīng)濟魚類之一。目前尚未養(yǎng)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秴强ぶ尽份d:“白魚出太湖者勝,民得采之,隋時入貢洛陽”,當時白魚已作為貢品上貢皇庭。馬跡山湖面開闊,盛產太湖白魚、白蝦,堤圩內辟有4300畝精養(yǎng)魚池。殼堅、肌豐、膏香的太湖淡水蟹,更別有風味。
太湖白魚又稱太湖銀刀。相傳這名字的由來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漁民張三帶領一幫人與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帶激戰(zhàn)。一次,張三在湖上與清兵作戰(zhàn)時,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劇痛,彎腰從湖中拾起一把銀刀,向清兵殺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給鎮(zhèn)住了,紛紛落荒而逃。張三再一瞧手中,原來是一條銀光閃爍的白魚,這樣銀刀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太湖白蝦
清《太湖備考》上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是人民喜愛的水產品。用白蝦做的“醉蝦”放在桌上,蝦還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異常,鮮美無比。白蝦剝蝦仁出肉率高,還可加工成蝦干,去皮后便是“湖開”。蝦還可入藥。托痘瘡、下乳汁,壯腸道。是強壯補精藥。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蝦米湯,頓覺腸胃舒適,美味不盡。
太湖銀魚
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春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宋代詩人“春后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并列為魚中珍品。清康熙年間,銀魚就被列為“貢品”。銀魚原為海魚,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貴特產。銀魚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無鱗、無刺、無腥味,可烹制各種佳肴,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銀魚又是江蘇傳統(tǒng)外貿產品,太湖牌冷凍銀魚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日本人常把銀魚與鯡魚籽、海膽醬一起,配上調味品,制成珍貴菜肴。將銀魚曬成干,色、香、味、形,經(jīng)久不變。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無骨,制成各類應時名菜,不比鮮銀魚遜色。八十年代太湖銀魚南移滇池,西湖,成為當?shù)氐拿禺a。
來源:無錫市檔案史志館